哈喽,大家好,我是禾禾妈~
不知道各位宝妈有没有将孩子穿过的衣服送人的经历?
女儿小的时候,每逢节假日回老家前,老妈都会给我打电话提醒我,让我把女儿穿小的衣服扔了,带回老家给小女儿一岁的侄女穿。
所以,那几年逢年过节回老家前,我都会提前好几天收拾下女儿穿小的衣服鞋子,洗干净叠整齐,带回老家,送给嫂子。
这种状态持续了好几年,嫂子也没说啥,所以我也没多想,直到前几天,老妈打电话说:“这个十一就不要再给侄女打包旧衣服了,你嫂子因为这事,跟我闹别扭了。”
女儿的旧衣服不是你们主动要的吗?之前不穿的好好的吗?怎么还因为这事闹不愉快了呢?为啥?
跟老妈仔细沟通后,我才明白,原来嫂子对老妈给我要旧衣服这件事一直不太乐意,只是碍于婆媳关系才勉强收下,其实每次收了衣服她也很少给侄女穿,都是趁老妈不注意,偷偷塞到小区旧衣回收箱。
老妈发现了自然也不乐意,这才与嫂子发生了争吵,于是才联系我说不要再带女儿的旧衣服回老家了。
展开剩余83%听完老妈这番话,我才意识到,自己之前做事真的很欠考虑,只想着老妈说的“别浪费”,却从没站在嫂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她也是当妈的人,在孩子穿衣打扮上也有自己的想法,我只听老妈的话,一股脑的把女儿的旧衣服塞给嫂子,才落了个“两头不讨好”的尴尬局面。
孩子穿过的衣服可以送人,但这3样最好别送,亲戚给你也别要第一样:孩子穿过的旧鞋子处于生长发育中的小孩子,脚长得快,鞋换得也快,每次给女儿买鞋,我都买正好的,但每次买来正好的鞋子,她每穿不过一季,刷不到几次一般就穿不下了。
所以,每次老妈给我要女儿穿小的旧衣服时,我看女儿淘汰下的鞋子还很新,就会收拾起来一并带给嫂子。
却不曾细想,作为妈妈一般都不愿意给孩子穿旧鞋子的。
因为与穿过的衣服不同,被穿过鞋子的外形,会受穿鞋者的走路姿势、落脚发力点等因素影响,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
比如,我女儿小时候有点内八,右脚往里撇,这就会导致她穿过的右脚的鞋子,内侧比外侧相对低一些。
还有些孩子,脚丫子又大又胖,穿过的鞋子,自然也会被撑得大一些。
简而言之,就是鞋型会被第一个穿鞋的孩子“定型”。
孩子穿旧的衣服大点小点都没事,但鞋子就不行了,大了穿着不跟脚,小了穿不下去,鞋型不合适,足弓发育、步态、踝关节都可能被“带着跑偏”,尤其是0-6岁足弓还在发育中的孩子,风险更大。
嫂子或许正是因为知道这点,所以才宁可把我拿给老妈的二手鞋扔掉,也不愿给女儿穿。
第二样:贴身的衣物在我国北方地区,有给孩子穿“百家衣”的习俗,大概是用各色碎布拼接做成的衣服给孩子穿,因为这样的衣服类似乞丐的“百结鹑衣”,可以吸收百家福泽,抵病消灾,有茁壮成长传代代的寓意。
正是受这个习俗的影响,像我妈这样的老人,都会主动收集他人的旧衣服给孩子穿。
老人爱孩子的心可以理解,但从现代科学依据和健康风险的角度来看,旧衣服不是不能穿,而是要区别对待。
先看送衣服的人家,只收知根知底、健康宝宝家庭的衣服,陌生人、跳蚤市场等渠道来的衣服,再干净再新也不要。
但也仅局限于外套、棉服、长裤、帽子等不贴身穿的衣服,并且衣服拿来后,要再次认真洗涤且在太阳底下暴晒。
内衣、袜子、泳衣、尿布、秋衣秋裤、围嘴等贴身穿的衣服不建议孩子穿二手的。
儿童皮肤娇嫩、免疫系统未发育成熟,抵抗力弱,较容易受病毒、细菌、真菌、微生物的侵袭。
口水、汗液、皮屑、粪便、标液等残留物,会渗入贴身衣物的纤维层里,如果第一个穿这个衣服的孩子,得过鹅口疮、湿疹、尿布疹、脚气等疾病,一旦交叉传染,看病花的钱够买一整年的新衣服。
第三样:直接入口的东西有次闺蜜跟我聊天,说她儿子想要个电动牙刷。我顺口接了句:“我刚给我女儿买了一支挺贵的电动牙刷,她用了一次不爱用,正好还有好几个新牙刷头,给你吧。”
没想到我话音没落,闺蜜几乎下意识地就回绝:“入口的东西还是别了。”那一刻我才意识到自己踩了红线,场面一度非常尴尬。
电动牙刷虽然可以更换牙刷头,但只要使用过主机缝隙里就可能残留前用户的血液、唾液,存在病毒、细菌交叉污染的风险。
电动牙刷尚且如此,那些纯入口的东西,比如奶瓶、吸管杯、牙胶、餐具、安抚巾等入口的的亲密物品,就更不适合送人了。
这些东西大多为塑料、乳胶制品,不仅易老化、变形,而且犄角旮旯容易隐藏大量细菌,即使高温清洗,仍然可能滋生大肠杆菌、沙门氏菌。
很多家庭,即使是自家娃使用还要定期更换呢,更别说捡拾别人用过二手的了。
所以,如果你家里有孩子曾入口过的物品,即使只入口过一次,再贵再新,也不建议送人,同理,也不建议您接受他人类似的馈赠。
【今日话题】你家孩子会穿别人送的衣服吗?穿的话有啥挑选标准?
你送过别人自家孩子的旧衣服吗?送的时候又有啥挑选标准?
欢迎评论区留下您的言论,供其他有同样困扰的家长参考学习~
发布于:山东省手机炒股好用的选哪款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