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知远导读】本文编译自乌克兰Espreso.TV网站2023年9月21日刊载的文章,原题为《乌克兰“赤杨-M”多管火箭炮系统的技术性能、作战应用及其较“海马斯”系统的优势》。文章简要介绍了乌“赤杨”系列多管火箭炮系统的研发制造过程、技术战术性能,以及其在俄乌冲突中的应用情况。
俄乌冲突背景下,乌克兰国防工业获得了迅速崛起与发展的大好机会。乌克兰武器设计师们推出的一系列新开发成果,不断在前线战场崭露头角,由此也引起了潜在的国外买家的浓厚兴趣。“赤杨”系列多管火箭炮系统是乌克兰最具代表性的国产明星武器之一,颇受一些中东国家的青睐。目前,阿联酋已经率先签下该系统的订单,而埃及、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等国家也都表现出强烈的购买意愿。
“赤杨”多管火箭炮的研发背景及轨迹“赤杨”多管火箭炮系统,是由乌克兰“卢奇”设计局(Luch Design Bureau,负责执行乌克兰国防订单的主要单位)带领国防工业综合体旗下的15家企业,以苏联9K58型“龙卷风”多管火箭炮系统为基础联合研制而成。
2016年1月,时任乌克兰总统彼得·波罗申科在国家安全和国防委员会会议上首次提到“赤杨”项目。该项目不仅包括制造火箭弹,还包括全套火箭炮系统。2016年春,“赤杨”多管火箭炮系统完成了首次测试,随后又于同年夏季在敖德萨附近靶场进行了第二次测试。结果表明,由“赤杨”系统发射的300毫米制导火箭弹,不仅可以杀伤地面目标,还可以作为打击水面目标的有效手段。乌克兰《国防快报》军事分析家谢尔盖·兹古雷茨对“赤杨”系统做出如下评价:“在不久的将来,'赤杨’系统必将成为'圆点’战役战术导弹系统的替代品。原因有三:首先,'赤杨’火箭弹的命中精度要比'圆点’导弹高出一个数量级;其次,'赤杨’系统的所有配件均为乌克兰国产,包括新的控制系统、新的火箭燃料和新的战斗部;第三,'赤杨’火箭弹具有一个显著的优势特点,即:可利用脉冲发动机修正弹道。”
2018年春季,“赤杨”系统完成最后一次试射。同年,该系统在乌克兰独立日阅兵式上亮相,尔后被乌克兰军队正式列装。
“赤杨”多管火箭炮的现代化升级改造“赤杨”系统的升级版本“赤杨-M”于2019年春季进入测试阶段。与之前的版本相比,新的系统精度更高,射程更远——能够准确击中130千米以内的目标。不仅如此,新版火箭弹还可以依据不同的作战目的,携带不同的战斗部。“乌克兰军事门户”网站曾对携带集束弹头的“赤杨-R”火箭弹的测试情况进行过专题报道。
2019年12月的测试数据显示,“赤杨-M”火箭弹的射程超过100千米,圆周偏差率小于30米。随后,在2020年4月进行的试射中,圆周偏差率已缩小至不超过15米。俄乌冲突爆发前两个月,“卢奇”设计局总设计师奥列格·科罗斯捷列夫向外界透露,乌克兰P624M型“赤杨-M”火箭弹的测试已接近尾声。据他介绍,升级版的火箭弹可依托改进后的“龙卷风”多管火箭炮系统进行发射,能够杀伤110千米范围内的目标。同时,“龙卷风”系统还可发射最初版本的“赤杨”火箭弹(射程为70千米)。奥列格·科罗斯捷列夫还表示,“我认为,明年一季度我们将制造出射程比目前几乎增加一倍的火箭弹。希望届时我们的国内客户能订购这种新型远程火箭弹。”
2023年2月28日,乌克兰国防工业联合体全国协会第一副主席伊万·文尼克宣布,“赤杨”高精度火箭弹即将全面投产,而“赤杨-M”的改装计划也将同步展开,再次升级后火箭弹射程可增加至150千米。关于火箭弹的精度,他表示,“赤杨”火箭弹的高精度是通过使用所谓的“燃气舵”,也就是几十个小型横向发动机来保证的,这些发动机可借助GPS信号调整火箭弹的飞行方向。在射程增加的情况下,“赤杨-M”的作战半径将与从美国订购的高精度陆射远程小直径炸弹(GLSDB)不相上下,但具有更大的战斗部和更强的动能。
另据军事专家谢尔盖·兹古雷茨介绍,“赤杨-M”多管火箭炮系统可发射12枚火箭弹,每枚可携带250千克的战斗部分别飞向各自的目标。“赤杨-M”火箭弹自重为800-1000千克,升级后的重量将更轻,射程也将更远。
“赤杨-M”系统的显著特点在于,可由脉冲喷气发动机控制火箭弹的飞行。要知道火箭弹以大约30米/秒的速度从导轨上发射后,利用空气发动机是无法实施控制的,因此需要借助90个微型喷气发动机将其稳定下来。这些发动机有序排列在控制单元的周围,将在发射完成后几秒钟内发挥作用。
“赤杨-M”火箭弹在飞行中段是不受控制的。直到飞行末段,当火箭弹开始下降时,其前端的空气舵才能开启。此时,借助全球导航系统的信号,控制系统可导引火箭弹击中目标。正常情况下,“赤杨”系统连射12枚火箭弹只需要48秒。
2021年,乌克兰国有企业“特种国防机械制造厂”对外宣布,该企业掌握了一种真空分段浇注技术,可确保装药量达到最大,从而显著增强新型弹药的杀伤效果。正是凭借这项技术,该企业完全具备批量生产“赤杨”系列火箭弹、“海王星”反舰导弹以及新型航空炸弹战斗部的能力。
“赤杨”系列多管火箭炮系统的主要技战术性能:
火箭弹重量——约800千克;
战斗部类型——杀伤爆破弹、集束弹头;
战斗部重量——250千克(“赤杨”),170千克(“赤杨-M”,“赤杨-M2”);
最大射程——70千米(“赤杨”),130千米(“赤杨-M”),200千米(“赤杨-M2”);
圆周偏差率——约10米(“赤杨-M”在射程超过100千米的情况下,圆周偏差率为30米);
一次齐射耗时——48秒;
燃料形态——固体。
“赤杨”系列火箭弹包括以下版本:
“赤杨”(P624)火箭弹——基本版本,战斗部重量为250千克,杀伤距离达70千米。
“赤杨-M”火箭弹——战斗部重量为170千克,杀伤距离达130千米。
“赤杨-M1”火箭弹——包括2个改装型,其一:战斗部重量为170千克,杀伤距离为140-154千米;其二:战斗部重量为236千克,杀伤距离为108-121千米。
“赤杨-M2”火箭弹——战斗部重量为170千克,杀伤距离为141-202千米。
“赤杨-R”火箭弹——带有集束弹头。
未来,“赤杨”火箭弹的进一步升级,将主要借助乌克兰巴甫洛格勒化工厂加工的新型燃料来实现。使用这种新型燃料时,燃料总量与之前相比增加6%,由此产生的脉冲推力将增加18%,从而使“赤杨”系列各版本火箭弹的射程增加40%。具体来说,配备新型燃料的“赤杨”基础版火箭弹的射程将超过100千米,而其升级版本火箭弹(“赤杨M”、“赤杨M-1”和“赤杨M-2”)的射程将超过200千米。
图片
“赤杨”系列多管火箭炮的作战运用截止到2020年初,根据“卢奇”设计局执行的国防订单,“赤杨”系列多管火箭炮系统已交付98套;一年之后,“赤杨”(P624)火箭弹也被订出数百枚。然而尽管如此,当谈到乌克兰国产高精度火箭弹的使用问题时,前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鲁斯兰·霍姆恰克上校仍然讳莫如深。2021年,在与一群网络博主的一次交流互动过程中,鲁斯兰·霍姆恰克否认了关于包括“赤杨”系统在内的一些武器装备样机进入国家订单的事实。他表示,“我在上任之初就曾宣布要汇总军队的所有需求,也就是说,我要了解乌克兰武装部队最想得到什么。需要强调的是,我指的是军队的需求,而不是军事工业综合体的需求,这两者之间有着很大区别。如今,战斗正在顿巴斯激烈地进行,那里的部队和分队各自都有具体的需求。坦率地讲,98套'赤杨’系统仍放在仓库里,尚未考虑拿到实战中应用。前线官兵每天都在流血牺牲,对他们而言,有更亟需的武器,然后才能轮到'赤杨’系统”。
乌克兰武装部队对“赤杨”高精度火箭弹的使用,始于俄乌冲突大规模爆发之后。据“卢奇”设计局通报的数据,仅在冲突开始后的一周之内,乌克兰“赤杨”多管火箭炮就约50次命中俄军目标,其中包括数十辆装甲车、防空系统、电子战设备、移动指挥所等。“乌克兰军事门户”网站认为,在俄乌冲突的最初几个月,乌克兰生产的为数不多的火箭弹就都已消耗殆尽。其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几乎完全看不到有关火箭弹杀伤俄军的报道。不过,当时间来到2023年,却再次有证据表明,乌克兰武装部队使用“赤杨”火箭弹对俄罗斯后方战略目标实施了精确打击。据该网站介绍,2023年3月,出现了一张疑似在顿涅茨克附近拍摄的弹片照片,从标志性的“燃气舵”可以断定,这是“赤杨”火箭弹的一部分残骸。同年冬天,由当地平民拍摄的另一组照片,可以进一步证明之前推断的准确性。此外,在更早些时候,部分别尔哥罗德民众也曾公布过一些弹片照片,从直径、厚度和颜色等方面看,这些弹药可能是从300毫米“龙卷风”多管火箭炮或在其基础上开发的“赤杨”多管火箭炮上发射的。乌克兰《国防快报》指出,“赤杨”火箭弹的成功使用,可能是2022年乌克兰武装部队在哈尔科夫地区发动反击的先决条件之一。当时,乌克兰武装部队火箭炮分队清除了位于库皮扬斯克境内的一处俄军大型弹药库。整个俄军“伊久姆”集群因此遭到了致命打击,不得不在9月中旬撤出占领区。分析人士认为,考虑到在2022年8月,乌克兰武装部队还没有装备“海马斯”或M270多管火箭炮系统,因此很可能是使用“圆点-U”战役战术导弹系统或“赤杨”多管火箭炮系统实施了打击。
乌克兰国防工业联合体全国协会第一副主席伊万·文尼克在美国《动力》网站《战区》(The War Zone)专栏的评论区强调,乌克兰正在使用由本国生产的、射程比“海马斯”更远的火箭弹。尽管乌克兰武装部队通常不会透露攻击俄军阵地时所使用的武器类型,但分析人士却一直在试图通过计算方法,来弄清楚乌克兰国产火箭弹到底飞向何方。例如,2023年6月23日,乌克兰武装部队袭击了位于格尼切斯克市境内的一处俄军基地。目标位于城市边缘,距离前线约119千米。这意味着,乌克兰武装部队要么使用了法英援助的“风暴阴影”巡航导弹,要么使用了射程为150千米的国产“赤杨-M”火箭弹。同日早些时候,克里米亚的琼加尔大桥也曾遭到轰炸,基础设施严重受损,部分路基被击穿,孔径达2米。这座桥距离俄乌两军接触线最近的点约128千米,因此可以确定,射程不足84千米的“海马斯”系统不可能参与此次轰炸。而如果是弹头重量为450千克的“风暴阴影”巡航导弹,那么大桥被击中后,损坏程度将更加严重。由此能够推断,这座桥很可能是被乌克兰“赤杨-M”火箭弹击中,其战斗部重量为170千克,射程为150千米。再如,2023年冬季,马里乌波尔附近的俄军目标再次遭到乌克兰方面的炮击。该镇距离俄乌两军接触线最近的点80多千米。因此,分析人士倾向于认为,乌克兰武装部队此次使用的肯定不是“海马斯”火箭炮,而是“赤杨-M”。
乌克兰武装部队预备役上校、军事专家谢尔盖·格拉布斯基指出,尽管从射程上看,“赤杨-M”火箭炮系统优于可发射GMLRS导弹的“海马斯”,但它们之间实际上并不具有可比性。“赤杨”火箭炮系统是苏联同类武器的深度升级,虽然有着与苏联武器同样的“缺陷”,但却展现出全新的设计理念,称得上是第二代武器。总的来讲,无论从经济性,还是从实用性角度看,“赤杨”火箭炮系统都十分符合乌克兰武装部队的要求,能够满足遂行多样化任务的需要。不过,“赤杨”火箭炮系统搭载于特定型号的汽车,有着与“龙卷风”多管火箭炮系统同样的一些缺陷,其中最大的缺陷莫过于再装弹速度。
专家们普遍认为,如果说乌克兰武装部队试图彻底切断俄军从克里米亚到乌克兰大陆的通道,那么“赤杨-M”多管火箭炮系统可作为一个重要手段。按照“乌克兰军事门户”网站的说法,横跨琼格尔海峡的桥梁位于距离俄乌前线100多千米的地方,正处于“赤杨-M”高精度火箭弹的杀伤范围之内。
(平台编辑:黄潇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手机炒股好用的选哪款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